16-06-23-13-02-28-695_deco.jpg

紐約為什麼叫大蘋果?我也很好奇

在谷歌大師的指引下,發現原來有四種說法 :

 

 紐約州雖產蘋果,但產量很少,遠不及加州蘋果世界馳名。有一年加州蘋果欠收,外銷告急,於是紐約的蘋果小兵立大功,解救了加州外銷蘋果的窘境。紐約人引以為傲,從此稱紐約為Big Apple。 

 傳言經濟大衰退時,許多銀行家失業潦倒,必須從其市郊住家載著一袋袋蘋果到到紐約大街上賣。包括一些明門望祖都被迫以此維持生計。因為紐約州常見到蘋果樹,對紐約經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,進而市政府大力推行這個名詞代表紐約。 

 1920~1930年,爵士樂大行其道,有個爵士樂手大唱:「成功樹上蘋果何其多,但如果你挑中紐約市,你就挑到了最大的蘋果!」(There are many apples on the success tree,9cb but when you pick New York City, you pick the Big Apple.)
之後有人又證實因市區內有一極受歡迎的爵士俱樂部就叫The Big Apple!所以稱為大蘋果。 

 大約在50多年前,美國一群爵士樂師們經常到各地去巡迴演出賺錢。樂師們把所有要去的城鎮,都描述成樹上的蘋果。他們去演出賺錢,就像去摘蘋果。紐約在當時是諸城鎮中演出賺錢最多的城市。各城鎮都叫Apple, 自然紐約便是「The Big Apple」了。 

 

16-06-23-12-41-13-187_deco.jpg

今天就帶著我的GR,來記錄我眼中這被喻為繁華世界文化之都的燦美市容

慶幸老天給我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,在陽光溫軟的照射下,更顯現這街景的前衛光容。

 

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搭配著Jay feat Alicia Keys的「Empre State Of Mind」享用這篇文章:

(此篇影音取自YouTube)

 

一早從法拉盛站(Flashing)出發,到達Time Square Station出地鐵後,就能深切感受到不一樣的城市氣息

沿著前一晚在飯店內截下的谷歌地圖,走到位在「百老匯大道」與「第七大道」交接處的時代廣場。

「Time Square」請按此:【美國紐約】禾乃氏-擁有任意門的日子:一生必來一次的令人感動的世界十字路口-New York City 前衛時尚紐約大蘋果《Time Square 時代廣場》

 

站在時代廣場的中央,呼吸著名為「美國夢」的空氣

那些夢想中的電影場景,如今真實出現在眼前,像許願般來到了夢境,驚嘆不已!

你能想像史前至1644年的紐約,曾是獵狩與農耕的地方嗎?住著第一代的原住民印地安人(Lenape)

最早來此地開發的歐洲人是荷蘭人,建立起「新阿姆斯特丹」與「新荷蘭」,跟當地的原住民從事皮毛貿易

這不禁讓我想起電玩遊戲的場景,這大概是從世紀帝國」轉變為「模擬城市的過程吧!

從生產村民開始,挖礦砍樹殺羊,建立部隊與市集,其中不乏搶奪地盤的情結

因此英國人佔領了「新阿姆斯特丹」,而改名為「紐約」,意即「新約克」。

 

16-06-23-13-13-25-115_deco.jpg

每一幕都是一幅藝術,這些市容究竟經過了多少年的歷史才簇擁而成

林立的摩登商業大樓與正在施工的凌亂地道並行不悖,亂中有序

融合各界族群、人種、國籍、文化、年齡、職業

像海綿一樣吸收取不同成分的精華,在不經意間成了屬於紐約獨具特色的一方天地。

 

漸漸萌起獨立意志的美國人,看不下英國人囂張的把此地當做他們在北美的貿易基地

因此踩在我腳下的,就是美國獨立一連串戰爭的戰役場

紐約終於在1783年,正式成為美國的一部分

它曾經是美國的首都,但只維持了兩年,隨後即更改為「華盛頓」。

 

16-06-23-13-12-08-470_deco.jpg

時代廣場的另一角,載著觀光客的紅色巴士,帶領人潮遊覽前所未見的靈魂帝國

賣熱狗與報紙的小攤販立著鮮豔的傘,在人來人往的忙碌的街角努力叫賣,在這裡可以切膚的感受到生活的流動。

 

16-06-23-13-15-27-214_deco.jpg

1825-1854年的曼哈頓,因「伊利運河」的開通及「愛爾蘭饑荒」而移入了大量的歐洲人民

由他們支持的美國民主黨-「坦幕尼協會」主導當地政治

其後也不乏政治因素而引起的內戰,引起嚴重的示威活動及暴動

彷彿是每個國家建立時的必經過程般,在歷史記載上輕描淡寫。

 

16-06-23-13-16-53-326_deco.jpg

時間快轉之下,美國工業快速成長,大量移民湧入

美國中上階級人士開始累積財富,中下階級的人們也同時共存,美國進入「鍍金時期」。

紐約由「曼哈頓區」、「皇后乎」、「布魯克林區」、「布朗斯區」及「史泰登島」五區組成

在1904年「紐約地鐵」將交通網絡連結起來,成為了紐約市。

 

哈林文化」隨著大批非裔美國人的移入而興起。

什麼是「哈林文化」呢?

就是在曼哈頓北端,與中央公園的交接邊界屬於「哈林區」,黑人的聚居地。

記得當時與同事準備前往中央公園時,就有提到不要隻身前往

雖然被形容為較危險的地段,但還是希望大家拋棄先入為主的觀念,畢竟之中隱含了種族歧視的成分

黑人區比較危險嗎?我認為無論何地,都存在著心懷不軌的人

即使是黑人,也和我們一樣,努力工作努力生活,有感情甚至比許多人更重視靈魂

而且,有許多嘻哈文化及嘻哈音樂家都來自於哈林區哦!

 

1920年的美國曾歷經14年的全國性禁酒時期」,因為政治風潮與宗教力量結合,認為酒是妨害美國進步的原因

因此實施禁止釀造、運輸、銷售酒精類飲品,要把美國打造成無酒精國家(很痛苦吧?!)

想當然耳,連我都覺得沒酒喝很痛苦,何況是美國人?有句話叫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

這個政策不但沒用,反而更多私釀酒場猖獗,假酒氾濫,甚至官員收賄腐敗,小商人找漏洞,大商人更是尋覓大機會

介入的黑手黨運私酒獲龐大利益,還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,擊垮了百年來的傳統釀酒技術跟文化的多樣性,禁酒令宣告徹底失敗啊!!

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有許多的「地下酒吧」,也可稱為「非法酒吧」(Speak easy意指"小聲點")大部分都在地下室以躲避查緝

藏身在理髮廳、雜貨店、餐廳等,而且都用暗門,需要有暗號或打開機關才可以進去哦(電影「大亨小傳」有演)

而許多摩天大樓,例如「洛克斐勒中心」與「帝國大廈」也是在此時建立起的。

 

16-06-23-13-05-28-322_deco.jpg

走在紐約街頭,餐廳與酒吧比比皆是,實在難以想像不可思議的「禁酒令」曾出現在這印象中最糜爛的繁榮城市

後來的美國經濟大蕭條,執政八十年之久的民主黨結束了主導生涯,轉由共產黨改革派接手。

 

16-06-23-13-07-09-985_deco.jpg

二戰時期的美國本土不但沒有受到波及,更湧進了為躲避戰火的歐洲移民

1950年的紐約人口達到高峰期,成為了世界最領先的城市

取而代之由醫療、金融、教育的經濟轉型,市中心開始向外擴建也重新整頓

白人紛紛住往郊區,黑人及拉丁裔則居住於舊區,直至今日的紐約平穩發展。

 

16-06-23-12-48-18-564_deco.jpg

但大家絕對不會忘記那一年,911恐怖攻擊事件

仍舊是美國人心中莫大的傷痛,對紐約市造成極大的衝擊

漸漸復原的都會核心,覆蓋了錐心刺骨的傷疤

繼續努力著期望中忙碌且帶有希望與目標的生活

繼續擔任著影響全球經濟的時尚之都。

 

在這多達5500萬旅遊人次的世界脈絡裡,我漫步在擁有不朽歷史的世界的十字路口

偶爾停下腳步,偶爾抬頭望望那從摩登大樓鑽著細縫的陽光與天空,在這陌生卻又夢想多年的街道上

用最愛的旅行夥伴GR,攝下我心中曾預想的紐約畫面,就在這有活力、有靈魂、有生氣、開放性的獨特樞紐所在地

此時此刻的我,真正站在這裡,呼吸紐約的空氣,與紐約的人們擦間而行,走入了紐約的過往欣賞,又走回歷經一切的當前感受。

 

r0003360_26546769562_o.jpg

某一天我從廣播電台得知一則讓我很驚訝的訊息:

未來紐約街頭的垃圾桶,不但能靠太陽能發電,偵測它是否已滿,自動壓縮垃圾系統,更重要的是,它具有Wifi的連接功能

Big Belly公司把垃圾桶智慧化,讓路人不愁沒有網路的煩惱,提供收發郵件及查詢地圖的功能

還利用偵測器提醒清潔人員,感應垃圾桶是否需要清理;該垃圾桶還能提供公眾資訊與警示,成為名符其實的太陽能Wifi垃圾桶

連路邊不起眼的垃圾桶也電子化,不愧是全球化的紐約,帶領科技的先驅,提昇環保性,為紐約人與觀光客帶來無窮的便利。

相關影片請按此:NYC Smart Trash Cans Provide WiFi

 

16-06-23-13-04-04-417_deco.jpg

垃圾桶真的很可愛,為杯子與罐子設置圓形丟入口,為紙張類打造方形口,還提醒「Coffee cups in trash

雖然是垃圾桶,但沉穩中卻五彩繽紛,上面張貼時代廣場的景色,象徵性十足而且不骯髒,從小細節來窺探紐約人的創意和藝術性。

 

16-06-23-13-18-23-840_deco.jpg

有看到右上角的「Big Belley」字樣嗎,底下還寫著「SOLAR」,這就是新型的「太陽能壓縮垃圾桶」哦!

 

16-06-23-13-31-52-756_deco.jpg

施工的道路,完全用鐵柵欄圍起,並且用超大的橘黃圓形錐做為顯眼的警示

 

16-06-23-12-51-28-864_deco.jpg

紐約一年到頭都在施工,只要在這走著,不知不覺就會置身在鷹架下了。

 

16-06-23-13-26-25-230_deco.jpg

到處都有鎖在電線桿或是欄杆的單車,有些還活著,有些沒了輪胎,有些倒掛,有些成了廢鐵。

 

16-06-23-13-27-47-643_deco.jpg

幾乎每三個電線桿就一台,紐約人愛騎單車,如果不禮讓是會被警察開罰的哦!

 

16-06-23-13-30-28-555_deco.jpg

他們的Ubike是藍色的

 

16-06-23-13-25-21-603_deco.jpg

也有專門在租賃單車的店家

 

16-06-23-13-23-40-990_deco.jpg

我對路邊不起眼的事物總是情有獨鍾,大概是「NEW YORK CITY」的字樣提醒了我,目前置身在紐約的真實感吧!

 

16-06-23-13-29-12-089_deco.jpg

消防栓不是印象中的紅,而是工業的銅鐵風格。

 

16-06-23-12-49-58-804_deco.jpg

 

16-06-23-13-21-10-869_deco.jpg

擁有世界級歷史展品的博物館,不僅瀏覽摩登氛圍,還可流連在耐人尋味的悠久故事裡

在第五大道上富麗堂皇的大都會博物館、古根漢博物館、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、猶太博物館等

鄰近中央公園西側,座落的是「紐約歷史社會博物館」及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」。

 

16-06-23-13-33-28-414_deco.jpg

中央公園旁隨處可見招攬乘坐馬車逛市中心的商販

行走著的馬兒與豪華裝飾的座椅添上了一道獨特的色彩。

 

R0003390.JPG

 

16-06-23-13-22-18-461_deco.jpg

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地下鐵路系統之一的「紐約地鐵

雖時常有髒亂與難聞的氣味,也可見窩在角落用紙箱包覆身體的遊民

但也有打赤膊的奇異表演,彈著吉他抒情演唱、高超的舞技隨音樂律動

以及賣各種零食飲料的小商店、排隊買票的不同國籍人士

融合各個層次與迥異生態的紐約地鐵。

 

r0003222_26574074251_o.jpg

可以看見上方的柵欄斑駁掉漆,紐約地鐵擁有468座車站,總鋪軌長度達1355公里,超過6422個車廂,非常浩大,為全球第一

 

r0003421_26034365144_o.jpg

窄小的閘門,偶爾會見到沒買票的民眾直接從上方跳過(違法行為,請勿模仿)

 

r0003429_26546991372_o.jpg

每天載運數百萬乘客的車廂,搭乘時,不時會有唱歌彈吉他表演的人們經過

大家不嫌惡,反而是跟著唱起歌來,氣氛很歡樂,結束時很自主的掏零錢給對方,買到了快樂,製造了雙贏,西方人隨和的樂趣。

 

r0003410_26640380455_o.jpg

造型特殊,看起來很古老的ATM,讓我又天馬行空聯想到「變形金剛」柯博文

他們是不是化身在這城市裡的某些角落,扮演不起眼的裝置,時時守護著社會的安全呢?

 

r0003420_26034359914_o.jpg

來到紐約,怎麼可以錯過名產平價好吃《Shake Shake》呢!

同事點的起司香菇堡,裡面沒有肉哦,但有滿滿溢出的起司,而我則是只吃了濃郁的起司薯條!

 

r0003427_26640421455_o.jpg

電影「大亨小傳」精湛的詮釋了當時美國崛起時,奢毫的派對、心神盪漾的樂曲、富麗堂皇的貂皮大衣,展現著經濟高峰下的人民

過往與現代,究竟能創造多少像秘密般的故事,在了解紐約的歷史後,更讓我在旅行的定義上,得到不同的心靈釋放

原來,內心穿梭著對歷史的想像,能在我踏上紐約街道時,如高科技的投射畫面般,懸空的與眼前的景象融為一體

那些統治、抗爭或移民、崛起、又或是不成文的禁酒令,具體的被文字勾勒出來,不再只是浮光掠影。

 

16-06-23-13-20-05-621_deco.jpg

還想介紹一部「曼哈頓練習曲」,也許是人盡皆知的電影,但值得一提再提,我還買了DVD收藏哦!

男主角對感情挫敗而跌入谷底的女主角說:「誰沒有在紐約發生過」

這句話,也許可以串連起許多人的共鳴,在異鄉努力的打拼,夢想正要起飛時,卻摔得一身傷

每個人都遇過沮喪的事,都曾感到孤單落寞,感到身心俱疲,但即使這樣,為了身邊鼓勵自己的人

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,為了給拋棄自己的他重重的反擊,再辛苦也要撐下去

這是我在這部電影裡,尋覓到的事,如果還沒看過,我非常推薦,如果你看過,我們一起再度回味:

(此篇影音取自YouTube)

那天,我知道那是我飛行生涯中的最後一趟紐約,也許是最後一次站在這個街道上了吧!

因為害怕想念,想再度來到此地看世界的人們,因此當下也特別專心,特別認真,把我所見所聞所感的一切

用一種彷彿我真的按下了儲存檔案般的真實感,將他們全部存進了心中,用某種不知道怎麼形容的方式

即使回到家,只要看著這些照片,我好像擁有重現的力量,就像在夢裡無故出現的虛幻,而我卻身在其中

那些人來人往的畫面、冒煙的人孔蓋、屬於紐約的味道,陽光照射的溫度,風吹來的舒適感

甚至是地鐵內廣播員的聲音,車廂開關門的空㝫生,在不知覺中,已深深烙印進腦海裡,永久駐足

我想這是渴望「一生必來的願望」與「實現」間的集結吧,像螺絲拴對了位置,靈魂就住進去了,因此有了生命

那一瞬間,我的記憶對此地產生了生命力,不管離它多麼十萬八千哩

就像 Jay 唱的「Empre State Of Mind」 一樣

名為「靈魂的帝國」,已經跟著我回家了。

 

最後附上2016年冬天紐約暴雪後,市民發揮奇想,在紐約市拉車滑雪的有趣影片

    雖然因為太危險遭路人舉報而被警察攔下,但警察好通情達理呀!

(此篇影音取自YouTube)

 

 

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「美國紐約歷史與市容街景」攝影圖文,歡迎訂閱與分享或按贊哦!

 

arrow
arrow

    禾乃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