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閱讀心得】禾乃氏非食Book分享日誌—反社會人格者的告白:  

  這本書讓我想到經典美劇《絕命毒師》,描述一位平凡的化學老師因診斷出肺癌,為了在生命倒數的日子裡,讓妻小在他離世後有足夠的遺產能夠支撐幾十年的生活,而踏上了非法製造冰毒及驚悚的犯罪之路,是部架構強大、人物性格刻劃細膩、劇情曲折,精彩又詭譎的巨作。而主角沃特·華特的人性轉折,就如本書作者認為的,或許每個人都存在反社會人格特質,是否顯現的關鍵在於「人生中是否遇到激發這些特質的事件」。沃特·華特是個愛家且為人正直的丈夫及老師身分,卻因無預期的不幸將臨,無奈之下逐漸走向亡命之徒的崎嶇道路,卻又能讓觀者產生同情,甚至希望他不會被逮到的矛盾心情,我覺得這正是以某種角度,傳遞著反社會人格者並非全是罪大惡極或潛在的危險因子之人,平時會扶老人過馬路的好人也可能虐殺小動物,犯罪的壞人也可能領養無家可歸的流浪狗且悉心照護,又或是像電影《私刑教育》裡的非法正義又該如何界定,是複雜且多層面的。

 

  如果說反社會人格者沒有道德感是種罪惡,那麼縱觀歷史,道德標準也總是不斷改變,人們在不同的權威領導及環境影響下,以「愛」、「宗教」、「種族」或「愛國」之名,行殺戮及虐捕之實,執行這些殘暴教條的人,不見得都是反社會人格者,而是一般我們認為的「正常人」,所以在給反社會人格者貼標籤之前,是否該反思所謂「正常人」的種種道德模糊行爲,例如網路霸凌、挪用小額公款、餵動物吃垃圾,甚至是以情緒勒索來獲取他人免費勞動等剝削行爲,就能夠比反社會人格者更容易被赦免嗎?無論是劇或這本書,都難以用一篇文章解釋過程,要親自看過讀過,才能深入故事核心,感受層次極為複雜的內心世界。

 

  而人們對「反社會人格者」的刻板印象大多是作奸犯科、詐騙搶劫或殺人,更縮小範圍將這個標籤貼在「隨機殺人」或具有「變態犯罪手法」的罪犯身上。直到我翻開這本書前,也是這麼想的,一度擔心書中的恐怖行為會如暗潮洶湧般鋪天蓋地而來襲捲心緒,但實際閱讀卻不如想像中沉重,也未料到原來反社會人格者其實並不罕見,不只是監獄裡的罪犯,頂尖的菁英企業家或各行各業成功人士,都有很高的機率具有反社會人格者特質,例如衝動、愛冒險、自私、自信非凡、有魅力、冷血、無道德良知、無罪惡感等,作者本人就是自小品學兼優的律師、法學院教授,實在難以將其與「反社會人格」聯想在一起,也從中了解作者是如何利用這些特質成爲高社經地位人士。

 

  在作者深入探討之下,會發現反社會人格似乎是雞生蛋、蛋生雞的無解題,也或許就是基因與家庭或某些特殊事件加乘的結果吧!如果人的性格會不斷受到影響而改變,那麼處在媒體速食化年代的我們,也該停下腳步意識自己的耐心與氣度是否已被吞噬,思考科技除了帶來便利,另一方面是否也在默默養成非典型的反社會人格呢?

arrow
arrow

    禾乃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