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沒有分享閱讀心得了,這本《侍酒之人: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Cork Dork》是近期讓我陷入著迷的書,但礙於平常忙碌,這本書花了一兩個月才慢慢翻完,其實很想空個一整天的時間,不間斷的看完全部,這本書除了封面設計很有質感直接深深吸引我外,裡頭的內容更讓人想一看再看,無論哪個章節都很精彩,一步步窺探我從未想過的葡萄酒世界,也拜譯者所賜,成就了一本完美的翻譯文學。我喜歡作者在文字上深入淺出的風格,描摹一件事情可以緩緩進入內心的另一個空間,延伸出與我既有的觀念迥然的想法後,使人陷入深思,點出令人醒悟的真相,但又不過於離題與偏頗,仍能對於剛才跌入谷底的內容保留一條還能向上爬的繩子,夢想沒有完全毀滅,在不知不覺中又慢慢回到剛剛的場景裡,引領著讀者的心,伸縮自如遊走在作者所處的情況與當下的思想內,而且這本書一直讓我腦海浮現大亨小傳這部電影,總覺得穿梭在華麗靡爛生活與現實的殘酷悲傷裡,一些前所未見的畫面,連帶著震撼感直搗平靜的內心。
對我來說,對於葡萄酒的理解,也只停留在大學時期的理論課,頂多知道如何區分舊世界與新世界,以及一些葡萄酒產區的品種與名稱,也必須努力回想葡萄酒的區域等級區分,以及葡萄酒的風味會因為緯度、釀造年份的氣候、土壤濕度、氣溫等而產生不同等,但從來就對葡萄酒的風味"敘述"這件事產生疑問,若是單純的酸度、澀度、甜度、圓潤、順口就算了,但不懂的人就和我一樣,怎麼樣也喝不出哪裡有焦糖堅果味、野莓巧克力、熟成的栗子、礦石味?只知道在我看這些文字描述的時候,內心會不自覺出現這些食物的意象,甚至對這些食物產生想品嘗的慾望,因此大部分的人會受到形容詞的影響而選擇一支酒,但真正的葡萄酒大師又是如何判定酒的價值,如果兩杯同樣的酒在盲飲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同的評價,這又該如何解釋,如果是我會說葡萄酒就是千變萬化,畢竟紅酒的保藏方式以及剛開瓶就立刻倒來喝,跟醒酒超過30分鐘的味道一定不太一樣,甚至酒液接觸空氣的面積都有很大的關鍵,品酒時的杯子形狀與飲用時的技巧,似乎都能讓一支紅酒呈現令人想不到的層次與風貌,這本書讓我越看越想喝酒,甚至想立刻就衝到超市隨便挑一支酒過過乾癮,好吧我是真的去買酒了,但因為知識淺薄~挑了一支沒有很喜歡的酒,不甘示弱的心情下,我又上網訂了更多關於葡萄酒的書來打算來好好研究一番,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酒的價格與味道"大部分"是成正比的,就簡單拿牛肉來比較,一般冷藏櫃裡的火鍋肉片與現切的頂級和牛,兩者咀嚼起來的細緻度與嫩度很輕易能分辨,我相信某些便宜的酒也很好喝,但是不是死甜或是單寧特澀,舌頭應該也能分辨出來吧,而且酒香的厚度韻味,以及甜度的天然感,一定不一樣,雖然觀看這本書的過程有一點心碎,我仍有種逐漸陷入的feel。在這本書裡頭可以深深思考紅酒帶給世人的權貴,其來有自,很成功的打破對紅酒的迷思,卻又能繼續擁抱迷離的幻想,我相信葡萄酒之所以高雅,絕對不是因為玻璃高腳杯折射的透亮,而是它本身就有著能讓鼻腔與味蕾捉摸不清的神祕。